手机版

考研这么做,就是在“没苦硬吃”!

最近没苦硬吃这个梗流行全网,很多人都说父母在生活的过程中都“没苦硬吃”,比如过期的食物也不扔,下午的飞机早上七点就要到机场等等,但是你知道吗,其实考研过程中有些同学也在“没苦硬吃”。


今天学姐给大家排几个本可以不吃的苦。


1、过度接受信息

对于备考的同学们来说,实时关注院校信息是必要的,但是只需福按住目标院校以及备选院校的具体专业信息,不需要把看到的每个院校专业的信息都仔细研究一下。每个院校考情都不同,有的院校书本少题目难,有的院校书本多题目也难,有些同学对比之后就产生焦虑,害怕自己目标院校考试内容过难,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


对于考研经验贴,这种参考类信息在刚备考时可以借鉴,因为没有经验,参考别人的有用经验会少走很多弯路。但随着后来学习的深入,学习进度和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这种信息的参考价值会逐渐变小,对于我们来说,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有意义,输入的同质信息越多越容易影响判断。


2、强迫自己晚睡早起

作息这个东西一直都在说,很多同学到了备考后期,都会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去学习,但其实这种做法性价比实在不高;不仅会导致效率变低而且对身体也不好,长此以往可能会非常疲惫无形之中也会增加精神压力,尤其是看到很多同学说自己每天学习时间10h+,更是崩溃,一定要追上,晚睡早起,白天更没精神。


还有一百多天,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长久的坚持下去。每个人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律都不一样,要与自己的“生物钟”和解。休息好了,才能有更清醒的头脑复习备考。


3、不健康饮食

部分同学会因为要早起去抢座位或因为要学的任务过多而节省吃饭时间用来学习,还有的会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暴饮暴食,饮食辛辣刺激,或者不按时吃饭,感觉饿的时候去吃饭又疯狂的吃,导致出现一些报复性的饮食。


考研本来就很苦了,吃饭是为数不多给自己放松的时刻,不如将吃饭变成一种考研过程中的奖励,作为正向反馈鼓励自己后面学习更努力。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不必急于一时。好好吃饭,均衡饮食,才能更好的追求梦想。


4、两耳不闻窗外事

有些同学天天都会查过去录取的比例、录取的分数、院校报录比等,非常忙,但一直在报考择校的流程打转,没有进入复习状态。而有些同学又恰恰相反,一点消息不看,一次网站不刷,完全不知道目标院校的报考内容发生了什么变革,一门心思的在学习上。


认真学习当然是好事,但是更要注意目标院校的变化,目前很多院校专业官宣停招,如果正好有你的专业,岂不是所有努力白费。


祝大家一战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