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这件事上,选对院校极其重要。
考研择校,只看利弊
如果你读研是为了提升学历,方便以后的就业和发展,以城市区域和专业为出发点选学校。
如果你考研只是为了混一个研究生学历文凭,方便以后晋升,以上岸难度为出发点选学校。
如果你考研有自己坚定的梦想院校,想弥补自己18岁的遗憾,那么就以此为目标,竭尽所能。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两难的选择,两个分岔口出现在你面前,谁不知道接下来的路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路是自己走的,应该要自己选
- 名校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不少想考研的同学非985、211不考,认为读双非的研究生没有任何意义,毕业后的发展也一般,所以不如不读。这些说再多都没有意义,因为重要的不是你想不想读,而是你能不能考上。
考研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名校只会更难。大家不要被平台上各种二本三本逆袭的经验帖所迷惑,这类成功翻身的人不是没有,但只有成功的人才会分享经验和喜悦,而大部分考名校没有逆袭成功的考生,他们往往是沉默与难过。
- 双非院校也值得去读
每年,录取人数只有报考人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三的人都会被淘汰。而四分之一上岸的人之中,也只有少部分人上的是985、211,更多人都是双非院校。我们以普通人的努力程度来看,能够踮起脚尖,努力往上游一游,就已经是走出了新的人生。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考985、211确实比考双非有意义,每个人都可以这样说,但最后的结果,只由你承担。
择校四步法
1、先确定专业
要不要跨考、还是继续在本专业深造,大家谨慎选择。
2、再确定院校层次(985、211、双一流、双非)
院校层次如何决定,取决于你的自身能力。自身能力是个很难量化的概念,需要考虑如本科层次、备考时长、学习能力、自驱力等等条件。
依上文所言,如果你没有名校情结,最好把稳妥上岸放在第一位。
3、选择城市
选择城市,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你想进互联网、快消、科技、金融等行业大厂,实习经历很重要,如果去B区读研,势必会错失很多实习机会。
但如果你想往体制内发展,以后考公考编,就不必硬挤大城市,考公甚至都不看你的学校层次,也不用有实习经历。
4.最后确定学校
确定学校,可以根据招生人数、报录比、复录比、调剂人数、推免人数、院校线等数据综合选择。